【市域社会治理看高新】高新区(新市区):提升调解能力,做群众“解铃人”

日期:24-12-19  点击:51  属于:法治信息
“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次日起生效,是否正确?”“错,口头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是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回答正确,加10分!”……

近日,高新区(新市区)司法局杭州路街道司法所联合党建办举办“调解行家”人民调解员技能竞赛活动,以检验和提升调解员综合能力为目的,聚焦调解知识储备和实战技巧,对调解员的业务、应变等能力进行考察,切实提升调解质效。

“知识在手”答题环节,选手们正在观看案例。

“知识在手”答题环节,选手申请场外援助答题。

竞赛活动分为“知识在手”答题环节和“情怀在心”人民调解案例分享两个环节。比赛现场,参赛者们个个精神饱满。在“知识在手”答题环节,选手们通过必答题的沉稳应对、抢答题的敏锐反应以及场外援助,围绕《民法典》《人民调解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展开激烈而精彩的较量。

“情怀在心”人民调解案例分享环节,参赛选手们进行调解案例分享。

在“情怀在心”人民调解案例分享环节,参赛选手们结合PPT演示,生动展现各自在调解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详细阐述了调解过程中的策略运用、沟通技巧,分享了调解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人文关怀的实践。通过“大比武”“大PK”的形式,展现出调解员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与矛盾纠纷中的专业水平。
杭州路街道秀林园社区参赛选手吴晶说:“参与此次竞赛,最大的收获就是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会了如何更加灵活地运用调解技巧,更有效地解决矛盾冲突,同时也增进了对调解工作的深入理解。”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调解员队伍专业能力、实战技巧及工作态度的一次全面检测与提升,也是推动街道调解工作迈向新台阶、提升为民服务效能的关键步骤。”杭州路街道司法所负责人马晓薇说,希望调解员们能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和调解技能,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和沟通技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态度投入到调解工作中去。
马晓薇说,杭州路街道司法所将持续加大对调解人才的培育力度,为高效率地发挥人民调解员作用、化解居民矛盾、服务群众奠定坚实基础,助推基层治理精细化,实现服务群众“满格化”。